1月8日上午,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了2017年度“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”,對外發布了6份研究報告。其中《2017年我國碳市場預測與展望》報告指出,計劃于2017年正式啟動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。中國碳市場第一階段將涵蓋石化、化工、建材、鋼鐵、有色、造紙、電力、航空等八大行業的重點排放企業,即耗能達到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企業。
根據初步核算,全國將有七千多家企業符合要求,碳排放總量大約占到全國一半,約為40~50億噸二氧化碳。這意味著,全國碳市場啟動后,中國碳市場的規模將大大超過目前全球最大的歐盟碳市場,全球碳市場格局將會發生改變。《2017年我國碳市場預測與展望》預測,全國碳市場啟動初期的價格年平均水平將在30~40元/噸,第一個履約期內碳排放配額現貨交易量約為2~5億噸,交易額約為60~100億元,樂觀情況下將接近200億元。該報告認為,如果之后碳市場覆蓋行業擴展到八大行業之外,并且納入企業的能耗門檻值降低,例如納入年能源消耗在5000噸標煤以上的企業,同時將多種碳金融產品逐漸引入市場,預計全國碳市場交易額可能增加到千億元規模。